火车网

你所不知道的羌族礼仪文化

佛学更新时间:2024-04-27 16:36:24

你所不知道的羌族礼仪文化

羌族人民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都表现出对长者和老人的尊重,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重情义、讲友好,注重礼尚往来,有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具有羌族独具的特色。羌族礼仪文化也是羌族文化的体现,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羌族有哪些特别的礼仪吧。

羌族礼仪反映在日常生活诸方面,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年节礼仪:农历九月九为煮酒日,农户用青稞、小麦、玉米、豌豆、胡豆“五色粮”祭山神、天神。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古时在白石神处挂牛头,举行祭祀。过大年,农历正月初一前,腊月二十八日吃挂面、荞饼。二十九日吃荞麦菜饼。三十日将五代祖宗名字写在纸上,在角角神前供三天。大年初一早上迎祖接神,举行家拜礼,用灶灰在大门前画一圈。

婚俗礼仪:订婚举行“开口酒”、“小订酒”、“大订酒”,婚礼举行“花夜”、“正宴”、“回门”等仪式;婚礼中由男女各家分别承办迎亲、送亲事宜;舅父负责为新人簪花挂红;席间正客、远客、长辈先入座,年长者上席,余者按辈份、年龄入偏席、下席;上菜敬酒先正客,其他次之;正客未下宴,其他客人不离席;宴毕,由主人分客,村寨各户负责安排远客住宿;婚礼程序安排由总管负责;婚礼结束主人宴请乡帮。

丧葬礼仪:人死,向死者直系亲属报丧,请“许”开路;亲朋近邻到丧家悼念,丧家为死者净身、剃头,穿三裤六衣入棺。三天内入葬,亲朋近邻均参加葬礼。在民间流行有喜事不请不到,忧事不请自到的规矩。

服饰礼仪:在婚、丧、节日活动中,羌族以穿各种服饰表示礼节。白色服孝时穿,大红服典礼时穿,粉红服出嫁时穿。

咂酒礼仪:咂酒为节日、婚丧嫁娶、集会议事、日常生活必备礼品。吸饮前须由长者开坛致辞,用酒杆连蘸三滴咂酒洒向空中表示对天地诸神的敬意,然后众人方可按辈份、年龄、主客依次饮吸。

冠礼:是为成年男性举行的仪式。8月请“许”来家行法事,10——12月间请亲友围坐火塘,“许”手执始祖像,冠礼人着新衣向像而跪,“许”将用白公羊毛线和五色布条围在冠礼人项上,以示始祖赠品。然后“许”与冠礼人跪地祷祝始祖庇荫,冠礼人与天地同老,日月同生。尔后族长叙史、“许”诵经、祭祀家神。此外在祭山会中,“许”向第一次参加祭山会的青年人胸前系一根羊毛线,在其额上抹陈猪油,以示天神保佑,能见世面了。

中国礼仪文化之个人形体仪态的端正

在对礼仪的了解中,不仅仅个人的行为举止对礼仪有影响,个人的形体仪态其实也有很多的关系。完美的妆容,适当得体的服饰,也是评判个人礼仪的重要方法。下面,就让我们到中国礼仪文化中了解个人形体仪态的端正吧。

1、化妆的礼仪

化妆的基本原则

(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

(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

(3)不要在他人面前化妆。化完妆是美的,但化妆的过程则实在不雅观。

(4)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这不仅不卫生,也不礼貌。

(5)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保持素颜,也可化淡妆。

2、发型要与服饰相协调

与礼服相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最好剪短发,以免头发飘来飘去。

与连衣裙相配: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与西装相配: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

3、不得在公共场合修剪指甲

社交活动中,人与人之间需要握手。手是仪容的重要部位。一双清洁没有污垢的手,是交往时的最低要求。要经常修剪指甲,指甲的长度不应超过手指指尖。修指甲时,指甲沟附近的“暴皮”要同时剪去,不能以牙齿啃指甲。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任何公共场合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观的举止。

4、体毛必须修整

鼻毛不能过长。过长的鼻毛非常有碍观瞻。可以用小剪刀剪短,不要用手拔,特别是当着其他人的面。腋毛在视觉中不美观也不雅观。白领男士和女士应有意识地不穿暴露腋毛的服饰。女士在社交活动中穿着使腋窝外现的服装,必须先剃去腋毛,以免有损整体形象。在社交和公务场合,男士不得穿短裤,不得挽起长裤的裤管。女士在穿裙装和薄型丝袜时,如露出腿毛,应先将其剃掉。

5、保持牙齿清洁

牙齿是口腔的门面,牙齿的清洁是仪表仪容美的重要部分,不洁的牙齿被认为是交际中的障碍。在社交场合进餐后,切忌当着别人的面剔牙,可以用手掌或餐巾纸掩住嘴角,然后再剔牙。如果口腔有异味,必要时,嚼口香糖可减少异味,但在他人面前嚼口香糖是不礼貌的,特别是与人交谈时,更不应嚼口香糖。

佛教礼仪文化讲解:顶礼的功德有哪些

顶礼的时候,双手要合十,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首先合掌于顶轮,然后合掌于喉轮,最后合掌于心轮。那么,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佛教礼仪文化讲解:顶礼的功德有哪些吧!

曾经有个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和指甲的塔,阿难尊者请问世尊他做顶礼的功德。世尊说:“顶礼一次,最基本的功德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到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转轮王不是一般的王位,也不是一两次做转轮王。所以给上师三宝、诸佛菩萨顶礼一次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顶礼的时候,双手要合十,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首先合掌于顶轮,然后合掌于喉轮,最后合掌于心轮。这时候心里观想:恭敬顶礼诸佛菩萨、上师三宝的身口意,使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上师三宝身口意的加持,使身口意得以清净。然后俯身,双手推出,同时呼气。这时心里观想:呼出贪嗔痴慢疑五毒。接下来前额着地,五体投地。磕大头、磕小头的时候都要这样。必须将前额、双手、两个膝盖触到地上。但是,很多时候有的人磕头额头不着地,这是不如法的。

前额着地后,双手举过头顶。这个时候观想:恭敬顶礼上师三宝,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等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祈请加持后起来,同时吸气。这个时候观想:吸入了佛的五种圆满智慧——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性智,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的是:吸气的时候,心里观想吸入了佛的身、口、意、功德、事业——就是佛的身的加持、口的加持、意的加持、功德和事业的加持。这么观想也行。这是一个完整的礼拜,这才是如理如法的、正确的礼拜。

站起来的时候腰要端直、头要正,礼拜的时候不能跟别人说话,不能东张西望,否则都是不如法、不恭敬的顶礼,绝对不允许。这样的顶礼不仅没有任何功德,甚至还有罪过。如果头不正,下辈子很容易变成歪脖;腰不端直,来世很容易托生为驼背者,感受恶的果报。所以大家一定要如理如法地顶礼。

布依族的礼仪文化你知多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的称呼,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的少数民族。都非常注重礼仪,其中像尊敬老人、互相帮助这种举手之劳的事情,大家都非常乐意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他们。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布依族文化吧!

布依族在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礼仪,讲究礼节。

尊敬老人:老年人在村寨中普遍受人尊重,每逢重大事情,都要先请老年人来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无论外出做客或亲戚来访在堂屋吃饭,正中的上席座位要让给老人;吃饭喝酒时要双手抬送老人,否则,被认为不敬或失礼。

互相帮助:布依族向来有“换手抓背、邻里相帮”的传统。无论是谁家建房造屋、婚喜、丧葬一应大物小事,大家都自觉来帮忙。得到帮助的人家,则热情款待。

布依族非常好客,不管是谁家来了亲戚朋友,都要邀请邻里来陪。尔后,邻居则宴请主家和客。若时间紧而来不及,邻里就把酒菜搬来大家共同宴饮。

若遇陌生人过寨中或寨门,行人会被真诚地招呼进屋,并热情招待。请客人吃饭,主人一定要作陪,招待客人饮酒,要尽情地劝“三格档”,若客人真的酒量小,不能多喝,才给客人添饭。

布依族人家平时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但客人来到,则杀鸡款待,否则主人一定过意不去。

布依族不论年纪大小,一律按辈份称呼,对陌生人,则以年龄大小称呼。通常五十岁以上称作“表公”,比自己大十几岁者称“表叔”,与自己年龄相仿称“表哥”。有的为了尊称,也有跟孩子喊的。因而常见年纪大称年纪小者为“哥”,同辈份相称为“叔”的情况。

女青年出门作客一般四、五人,至少也应两人。男青年作客一人也可,但正常情况下都是两人以上。无论是男客或者女客,都有人来陪唱山歌。

凡是亲戚朋友到家,家中老幼均集中起来一一照面,然后各自才去做事。

无论男女老少,公众场合衣服要求整洁,说话要轻言细语、谦逊、诚恳、尤其是青年妇女。

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

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一唱出来。

您可能还喜欢: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简介

优美的朝鲜族舞蹈文化

布依族丰富多样的布依族酒歌

神奇、精美的白族木雕文化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17003705号-19 5lu.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