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

佛教法器解说:金刚盘是什么,及其作用

佛学更新时间:2024-04-27 13:21:46

佛教法器解说:金刚盘是什么,及其作用

这期佛教法器为我们解说金刚盘是什么,及其作用。金刚盘是修法时置于坛上而在其上安置金刚杵及五钴铃的金铜制盘。所言是几近于三角形而轮廓为不整齐的四叶形。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了解金刚盘吧!

【金刚盘】

金刚盘是修法时置于坛上而在其上安置金刚杵及五钴铃的金铜制盘。根据《行法肝叶钞》卷上记七:“金刚盘形如肉团,三角为心形。”所言是几近于三角形而轮廓为不整齐的四叶形。盘中的配置,以五钴铃为中心,前方置五钴杵,左右置三钴杵与独钴杵,但因流派不同,置放或有不同。

在《醍醐寺三宝院并遍智院灌顶道具绘样尺寸等》“三昧耶戒道具事”项目中,提及金刚盘的尺寸:“金刚盘,足高一寸五分,以毛雕纹打三钴一轮等,横一尺,竖七寸。”

金刚盘的造型有四叶莲华型,另有不整齐四叶的三角形之盘。以棱围绕边缘,盘两肩四叶形的切口有心脏形的透雕,也有无透雕者。盘下左右及后方有猫足形的脚。另一种素纹系统的金刚盘,盘上则无设安置五钴铃的莲华座。

中外医认为:手指的活动能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使脑发达,心灵手巧。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十指连心,就是说经络把手指与脑神经、五脏六肺联系起来而互为一体。盘玩珠子靠手指在掌心不停旋转,是手部最好的运动之一。

尤其对脑力劳动者有着调节大脑中枢神经,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的功效。同时,还有消除疲劳,改善睡眠,预防或延缓脑溢血等作用。核桃或手串与手掌磨擦产生静电和热效应,还能缓解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症状。盘玩手串或健身球时,必须左右手兼用,最好以散步的形式进行。

让十个手指和掌心都达到充分的活动互相摩擦。通过手指的运动,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舒筋健骨、清神活血、防止高血压及各种慢性疾病。久经锻炼还可以健脑增智、加强记忆、消除疲劳、提神消忧,大有延年益寿之功能,是老少皆宜的锻炼身体消除疾病的必备之宝。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最厉害的佛教法器,大开眼界了!

这期佛教法器带来的是最厉害的佛教法器,藏传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制成各种法器。骷髅碗也称人头器,它是密宗修祛者举行灌顶仪式时,在灌顶壶内盛圣水,头器内盛酒……跟随小编继续来了解了解最厉害的佛教法器吧!

佛教最厉害的法器

西藏密宗法器:骷髅碗

藏传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制成各种法器。骷髅碗也称人头器,它是密宗修祛者举行灌顶仪式时,在灌顶壶内盛圣水,头器内盛酒,师傅将圣水洒在修行者头上,并让其喝酒,然后授予密法。灌顶的意义是使修行者聪明和冲却一切污秽。

关于骷髅碗使用,《格萨尔王传》中有记载:格萨尔王在长臂妖魔面前束手无策,后因得到王妃梅萨的帮助,在头盖骨碗里装上毒药水,使命根子海水干枯,用金斧子砍断命根地,用神弓宝箭射死命根子牛,并在妖魔额前水晶小鱼发光时,用箭射中后才将魔国王制伏。然而西藏骷髅碗的使用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司空见惯的。

桑耶寺建成后,白若杂那在印度学得密法,返回西藏开始传播。密宗的修行仪式遇到来自贵族的激烈反对,赤松德赞之妃侧绷纱说:“所谓嘎巴拉,就是人的头盖骨;所谓巴苏大就是掏出来的人的内脏;所谓冈凌,就是用人胫骨做的号;……,这不是教法,是从印度进入西藏的罪恶。”这段史料说明当时骷髅碗的使用并非是司空见惯的,它于数百年后在西藏普及是随着密教在西藏的广泛传播而开始风行的,而非土生土长。密宗礼仪中使用骷髅碗的作法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没有普遍使用骷髅碗。

在元代,王室对藏传佛教格外偏爱。据说藏僧杨琏真伽曾勾结维吾尔族宰相桑哥盗掘南宋帝后卿相陵寝一百多座,以宋理宗头盖骨奉给帝师为饮器。

十三世纪中叶,西方人的游记中叙述了骷髅碗使用的风俗,这段时期,正是藏传佛教大量向中原传播的阶段。

在明朝,宪宗开始,藏僧受到皇帝的宠信;在北京的市民中间,有些人混入藏僧行列,掘墓发棺将头盖骨等制成骷髅碗具卖给藏僧供修法事之用。说明这段时期藏传佛教中使用骷髅碗已经成为代表性的行为。

西藏密宗法器:人骨笛

藏语称为“罡洞”,长约三十厘米,是用人的小腿骨制成,局部包银或铜,吹起来声音尖利刺耳,给人以恐怖之感。

佛教法器的作用及其具体分类

法器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那么,我们一起来佛教法器看看它的作用及具体分类是什么?

佛教的法器从用途来分有哪些种类

法器以用途来区分,一般大约可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偕行器及密教法器六种,将禅宗藏密的法器单独提出,共为八种的分类法。

1、庄严道场的佛具,包括佛坛、须弥坛、幡、盖、经幢等物。

2、供养用的佛具,包括灯、花、香、香炉、衣裓、阏伽器等。

3、梵呗赞颂用的法器,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鸣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如木鱼、钟、鼓、磬、云板等。

4、古代比丘生活用具,钵、三衣、澡豆、头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属于此类。

5、禅门的法器,像拂子、如意、竹篦、蒲团等。

6、收藏器物的法器:只可收藏或装置修行用的器具,如佛龛、舍利塔、经箱、戒体箱等。

7、密教的法器:指密教修法是经常使用之法器,包括曼荼罗、金刚铃、法螺、护摩器具等

8、藏密特别的法器,如:唐卡、食子、摩尼轮、八吉祥、七宝、曼达、嘎乌等。

佛教法器都有什么

法器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

藏传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贝壳雕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公元7世纪西藏出现了金铜佛造像和合金佛塔,以及油灯和供水杯等少数种类的法器。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曾遣使赴克什米尔、天竺等国迎请了寂护和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弘法,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古刹桑耶寺,对于推动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金刚铃、杵等部分密宗法器,伴随着神秘的作法仪轨在桑耶寺首次面世。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大规模灭佛,西藏的佛教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松赞干布到郎达玛灭佛的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这个时期存世的宗教用具已很少见。吐蕃时期可以称为是藏传佛教法器的滥觞期。

佛教法器之一天盖的种类介绍

本期佛教法器带来的是佛教法器之一天盖的种类介绍关于天盖的种类,在堂内诸尊头上悬挂,以示庄严的天盖称为“佛天盖”;而悬挂于礼盘上导师头上的天盖,或密教阿闍梨行道或葬仪等导师头上的大伞,则称为“人天盖”。继续来看看吧!

天盖的种类

关于天盖的种类,在堂内诸尊头上悬挂,以示庄严的天盖称为“佛天盖”;而悬挂于礼盘上导师头上的天盖,或密教阿闍梨行道或葬仪等导师头上的大伞,则称为“人天盖”。

此外,在密教入门式举行灌顶时,要在三昧耶戒坛上悬挂“三昧耶天盖”;而在金刚界及胎藏界的大坛上悬挂天盖,简称为“金天盖”和“胎天盖”。三昧耶天盖为八角或四角,四方四隅的蕨手吊小幡,分为四区,各区中描绘金刚界三十二尊(不含五佛)的三昧耶形。

金天盖盖的内侧、中央有金刚佛顶,四方绘有白伞盖、火聚、发生及胜佛顶等四佛顶的种子字,四中间方向以飞云装饰;至于胎天盖,同样在内侧、中央有毗卢遮那佛,而在四方四隅描绘光聚、广生、白伞盖、胜、尊生、发生、寂胜、无边声等八大佛顶的梵字。

装饰

关于天盖的装饰,并没有一定的形式,或于四周垂下幡帘,或镶嵌宝网、宝珠、璎珞等,或雕画天人、宝华、灵鸟等。敦煌千佛洞第一百十一窟的二佛及坐像的天盖皆为圆形,周缘环绕着锯齿状的装饰。云冈石窟第六窟上层释迦本尊天盖周缘亦如上述,最下部并垂有珠网。日本法隆寺金堂所安置的释迦三尊、阿弥陀佛与药师佛像上,亦各设天盖。

其中,释迦三尊与阿弥陀佛的天盖系与该寺同时创建的作品,药师佛天盖则为镰仓时代仿造品。又,其金堂壁画四佛净土变中尊之上皆有天盖,作浅伞状。顶上画宝珠,顶下垂幡。

日本·橘夫人念持佛龛的屋顶即模拟此壁画中西方阿弥陀佛头上的天盖而来,山城劝修寺所藏释迦说法绣帐的天盖与之同趣。又,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中,普贤菩萨持吊竿头的天盖,遮翳于行者之上,其形为六角或八角,周缘有璎珞等。

密教关联

密教在行灌顶仪式时,亦设天盖于三昧耶戒坛、金刚界大坛及胎藏界大坛之上。此中,三昧耶戒坛的天盖为八角或四角,四方四隅的蕨手吊小幡,每幡各分四区,每区皆画金刚界三十二尊(五佛除外)之三昧耶形。金刚界大坛上之天盖略称金天盖,盖内侧中央画金轮佛顶种子字,四方画白伞盖、火聚、发生、胜四佛顶之种子字。

胎藏界大坛的天盖,又称胎天盖,盖内中央画毗卢遮那之种子字,四方四隅画光聚、广生、白伞盖、胜、尊胜、发生、寂胜、无边声八大佛顶种子字。然金、胎天盖有诸多异说,如《东宝记》卷二灌顶院条下所揭之图即异于上述。又,后世亦悬挂天盖于佛堂内之礼盘上,相对于称佛上天盖为佛天盖,而称此为人天盖。此外,密教之三昧耶戒坛天盖覆于阿阇梨头上,故亦名人天盖。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17003705号-19 5lu.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