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

更新时间:2024-04-27

初识 阿拉伯的迪拜

迪拜到底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呢?还是一个既有城市又有沙漠、村镇的酋长国呢?乘坐阿联酋航空的早班飞机,从北京出发前往迪拜的路上我不停地在想象着这个沙漠奇迹的模样。8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除了放平座椅安然地补上一个舒服觉外,还有足够富余的时间让我气定神闲地从菜单里选出从前菜、主菜,一直到甜点一应俱全的全套餐点。从戴着红色帽子,一条颇具阿拉伯风情的白色纱巾轻搭过肩的美丽空姐手里接过一杯香槟,期待之情随着香槟的气泡升腾开去。这是我第一次踏足阿拉伯世界,除了行前四处搜罗来的零星资料以外,空姐们身上穿的象征着阿联酋沙漠颜色的卡其色制服,是我直观接触到的第一件和迪拜、和沙漠相关联的线索。重温了一遍获得200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电影《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看着影片里美国主人公在东京所遭遇的语言和文化上的种种沟通障碍,我开始为自己这第一次阿拉伯世界之旅隐隐地感到担忧了。了解度为零的阿拉伯文,严格的宗教信仰,英文语境描述下的阿拉伯主体对可能会“迷失”在未知局面的担忧迎面而来。

事实上,在下了飞机,初一踏进专为阿联酋航空新建的迪拜T3航站楼后,这种担忧就被发现完全是多余的了——我把迪拜过度神秘化了。阿联酋虽然是穆斯林国家,但是在1971年,迪拜与阿布扎比、沙迦、富查伊拉、乌姆盖万、阿治曼6个酋长国共同组建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二年,哈伊马角酋长国也加入阿联酋之后,阿联酋正式开始了现代化历程。其中,尤其以第二大酋长国迪拜的国际化程度最高,发展速度也最快。

机场只有在海关这样的地方,才会安排穿着传统服装“坎度拉”(Kandoura)的本地男女工作人员,男的戴着头巾,女的都用黑色的薄纱巾“吉士娃”(Gishwa)遮盖住头发,画着精致妆容的俏丽面庞却是露出来的。这几乎是我们在迪拜唯一接触到的迪拜本地人。按照统计数据,迪拜200万人口里,本地人只占20%。此后的5天时间里,我们还相继接触到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韩国等不同国家的“迪拜人”。这些准迪拜人支撑起了迪拜的飞速发展。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1

迪拜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极高

迪拜夏季的午后,走进室外44摄氏度的空气里,实在是个不小的心理挑战。负责我们此行接待的阿拉伯游踪(Arabian Adventures)公司早已派来了导游温迪(Wendy)来接机,而最贴心的一点则是——温迪是中国人,已经是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0年的老迪拜了。这 样我们就不用再担心任何交流里的“迷失”了。我们的司机拉古(Reghu)是印度人,和我遇到过的大多数印度人不同,拉古极具一股儒雅之风,说话轻声细 语,礼貌周全,多数时候都安静认真地履行着他司机的使命。而和我接触过的多数旅行度假地的印巴服务人员一样的是,拉古永远不会让你的行李箱拿在你自己的手 上,在你喊热喊渴之前,凉爽的湿巾和矿泉水早已送到你的面前。

车载着我们驶向入住的酒店,几个套着坎度拉的飘逸身影迅速地隐入机场大楼。迪拜在夏季通常下午1点到4点是午休时间,宽阔而保养良好的马路称不 上车水马龙,却绝对彰显着国际大都市的风范。道路两侧渐近而后又渐远的一座座簇新的高楼,不断颠覆着我曾经对阿拉伯世界的所有想象。我为寻找沙漠之城迪拜 而来,可是放眼望去,除了路牌上必定会有阿拉伯文地名外,既找不出它更多的阿拉伯特征,也看不见沙的痕迹。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2

迪拜博物馆是迪拜留存最久的建筑

徒步发现迪拜老城

没有踏足迪拜之前,接收了过多强调迪拜是一个购物天堂、奢华之都这样的信息,把我对它的判断引向一个“纸醉金迷之地”的方向。初到迪拜的这个下 午,我们打算首先去迪拜的老城地区德伊勒(Deira)走走。迪拜这个起初以采珍珠和捕鱼为主的小渔村,从1799年开始有记录有村庄出现,而有证可考的 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总有一些属于老阿拉伯的痕迹是值得去感受的。

人类的文明从逐水而居发展而来。每个伟大的城市,都必定有一条伟大的河流穿过。迪拜河(Dubai Creek)便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它将迪拜分成两个部分,北岸是老城德伊勒,南岸则是比较新的布尔迪拜(Bur Dubai)。迪拜河其实是一个长16公里的入海口,它曾是迪拜通向外界的主要贸易通道,迪拜大部分的历史建筑和古迹都在河两岸。

我们的徒步旅程从迪拜博物馆开始。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以广袤的沙漠为家,酷爱自己不羁的生活,据说豪侠行为是游牧部落衡量每个人道德 的最高标准。城市里的固定建筑不适宜四处迁徙的生活,因此迪拜作为城市存在的历史并不长,因为地理位置优越,长久以来,它都只能算是一个沙漠酋长国的核心 贸易地区。来到迪拜,先到迪拜博物馆走一遭,基本可以对阿拉伯人和他们的祖先贝都因人,以及迪拜的发展历史有个全面的了解了。

博物馆坐落在阿法迪城堡(Al Fahidi Fort)里,城堡建造于1799年,已经是迪拜留存最久的建筑了。城堡最初的建造目的是防御海上进攻的军事要塞,后来历经了宫殿、守军驻地和监狱的几重 身份转变,1971年阿联酋建国后,城堡最终改建成了现在的迪拜博物馆。除了展示许多旧时阿拉伯人的乐器、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以外,迪拜博物馆用模拟场景 和投影的方式来还原一个个阿拉伯人过去的沙漠生活场景和民族风情,甚至还打造了一片海底世界,把迪拜过去的航海生活和采集珍珠活动完整地再现出来。沿着一 条悠长的地道前行,是一组照片和视频影像,反映迪拜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时今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和改变,甚至还有对未来的展望。

从迪拜博物馆出来,几步之遥就到了布尔迪拜老居民区里的巴斯塔基亚(Bastakiya)民俗村。经过酋长办公的地方,花一些时间穿过巴斯塔基 亚每一条狭长的小巷,细细感受白色珊瑚石和土搭建起的每一座老屋。在没有发现石油以前,迪拜作为亚非欧各大洲间的交通要道,就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 巴斯塔基亚曾是波斯商贾聚居的地方,在这里能看到最传统的阿拉伯风格建筑和街巷旧貌。阿拉伯建筑以石结构为主,石柱、圆屋顶和阿拉伯图纹的精美镂空石窗棂 都是阿拉伯建筑的主要特征。巴斯塔基亚的建筑主要使用海湾采集的白珊瑚石,可以很好地阻隔沙漠里的灼热气温;而在空调尚未发明的时代,沙漠地区的居民通过 从风塔流入的风来给室内降温。高大气派的清真寺和每所房子必有的高高的风塔给巷子带来了荫庇和宁静的感觉。

从巴斯塔基亚一路向北,我们进入一片至今尚存的老市集区。在迪拜,Souk——市集这个词似乎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需要掌握的阿拉伯语单词。除了一 些老市集会被称为Souk以外,一些新建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大型商场也会被称为Souk,比如:朱美拉露天市场 (Souk Madinat Jumeirah)和哈利法塔下的阿尔巴哈市集(Souk Al Bahar)。被称为“市集”的地方,通常都会有和沙漠一样颜色的建筑和木制顶棚架遮盖的街巷连接。我们第一次进入这片如今仍是很大的批发和零售市场的阿 拉伯老市集,它把我们带回到了迪拜的神奇过去。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3

迪拜老市集售卖的黄金饰品

老市集的一端是迪拜河南岸的老市集站码头(Dubai Old Souk Station),乘上传统的水上客船阿布拉(Abra),这种有点像威尼斯的冈朵拉一样的船,让我一时间有点茫然不知身处何处,幸好有两岸交相辉映的玻 璃高层建筑和清真寺才把我拉回身处迪拜的现实。渡过迪拜河来到河北岸,行走片刻便来到了香料市集(Spicy Souk)。来自东方、中东和非洲的香料汇集于此,用于烹饪的和薰香用途的各种气息让人迷醉。沿着小巷蜿蜒而行,我们进入一片璀璨夺目的黄金市集 (Gold Souk),迪拜“黄金之城”的美誉发源于此。这里的黄金是为生活准备的,以22K金的各类首饰为主,也接受珠宝首饰的加工定制,阿拉伯妇女神秘的面纱 下,并不神秘的,是那颗同样爱美的心。

从迪拜老城回到现代化的新城,我感受着迪拜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所发生的巨变。迪拜现任酋长穆罕默德曾给他的市民写过这样勉励的话:“梦想没有 极限,持续往前。”我不知道这样广阔的眼界是后天养成的,还是长久的沙漠生活注入到每一个贝都因人骨血里的,但这样的精神却实实在在地创造出了迪拜这个沙 漠里的奇迹。

这个晚上,我们住在米娜阿萨拉姆运河酒店,这是家我第一眼就惊呼神奇的酒店。整个酒店从外观到内部的房间和餐厅,甚至是SPA无处不散发着浓郁 的阿拉伯风格,而坐在房间的阳台上,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湾景色和阿拉伯塔酒店。通过酒店前面人工建造的小河,坐上免费提供摆渡服务的阿布拉,可以以很地道 的迪拜交通方式到达邻近的卓美亚露天市场,未必要大肆消费一番,但在那儿围观一会儿特色的沙瓶制作过程,也是挺不错的一项体验。谁说迪拜一定是昂贵的,这 一天,我花费了很少,却满载而归。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4

迪拜是一座建筑在沙漠之上的现代化城市

探险 沙漠蜃景

“迪拜对你来说,到底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呢?还是一个既有城市又有沙漠、村镇的酋长国呢?”在去体验沙漠旅行的车上,属于都市的林立高楼 逐渐退出视线,公路在前方延伸入一片无垠的沙漠地带,我突然向温迪抛出了这么一个毫无前兆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她来说显然有点措手不及,不知该给出怎样的答 案才算正解。在头两天置身国际大都市迪拜的时候,确实很难想象,在世界最豪华的酒店、世界第一高楼和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几十公里之外,竟是这样一片广袤的 沙漠。

虽然海岸的沙也是沙,但对于我这个完全被迪拜林立的高楼所迷惑了的初访者来说,直到踏出迪拜城,亲眼见到了沙漠,才能真实地建立起这个概念—— 迪拜确实是一座建筑在沙漠之上的城市。从海边的细白沙滩一直延伸到邻国阿曼,迪拜的沙由白、黄、棕、黑,直至土壤和矿石质地的丰富颜色,总共会变换5种颜 色。

阿拉伯是什么样的?一提到这3个字,具象化的标志场景一定是这样的:几个穿着白色坎度拉、戴着白色头巾的男人,牵着一排骆驼,走在天际线上的沙 漠深处。为什么场景一定是沙漠?因为整个阿拉伯半岛几乎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沙漠面积约占半岛总面积的1/3,而半岛南部的鲁布哈利沙漠(Rub Al Khali)则是阿拉伯沙漠的中心地带,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占据了阿拉伯半岛1/5的面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海。这片浩瀚如海洋的沙漠从沙特阿拉伯 一直延伸到也门、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鲁布哈利大面积的流沙甚至让这4个国家在此接壤的边界都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气温极高,不断超越50℃以上的更 高数字纪录。西方人称之为The Empty Quarter ——空白之地。

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探险家”的英国人威福瑞?派屈克?塞西格(Wilfred Patrick Thesiger)曾经在1945年到1950年,两度深入鲁布哈利沙漠游历,而那时,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海还未曾被多少异乡人涉足。他打扮成阿拉伯人, 混迹于当地游牧民族贝都因人之中,忍受种种沙漠探险的艰辛,以最古老的旅行方式——骑骆驼,探索这片广袤的万里荒漠。

我们要前往的是迪拜沙漠保护区(Dubai Desert Conservation Reserve),属于鲁布哈利沙漠的一部分。在迪拜这个以项目众多而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迪拜沙漠保护区是面积最大的一个项目,225平方公里,位于迪 拜的东南方,距离迪拜市区约45公里。这个保护区项目是为保护沙漠中濒临绝种的物种,为它们提供一片可靠的繁衍生息之地而建立的。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5

到迪拜一样要体验沙漠冲沙

从酒店出发,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迪拜沙漠保护区,我们的沙漠探险活动,由此开始。我们要体验的第一个沙漠探险活动是驾车冲沙,车是阿拉 伯游踪统一特别定制的越野车,司机兼导游维诺德(Vinod)也是印度人,他在这片沙漠里已经开车驰骋了6年了。“我喜欢在沙漠里开车越野的感觉,每次都 不会走重复的路线,而且还能遇到很多不同地方来的人,很刺激,也很有趣!”这是维诺德对自己选择这份职业给出的理由。

车从硬质地面转到沙地行驶,必须先给车胎放气。这一固定流程之后,正式开始冲沙。作为一个固定的旅游项目,所有的车都要统一按顺序前进,以免发 生意外。即便如此,由于沙丘形态的不同,每一辆车经过都会给沙地造成不同改变的原因,有经验的司机们,还是会凭自己的判断选择不太一样的路线行驶。小山一 般的沙丘上,一队车或朝上、或朝下、或左倾、或右倾,以不同姿态蜿蜒盘行,车轮卷起滚滚黄沙,我开始有一点点明白维诺德喜爱这份工作的原因了。

鲁布哈利沙漠虽然被称为“空白之地”,但是这片迪拜沙漠保护区,却俨然一派沙漠变绿洲的趋势,到处星星点点地长着树木和草,一路上总能看到阿拉 伯直角羚羊(Arabian Oryx)在其间奔跑觅食。阿拉伯直角羚羊是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迪拜沙漠保护区的标志就是这种羚羊,但眼前的景象,实在感觉不到它们正“濒临绝种” 的危机。“十年前我刚来迪拜的时候,这片沙漠真的是寸草不生,这几年可能是生态气候保护得好,迪拜雨水也多了,这里的草越长越多,都快成草原了。”温迪适 时地向我解释了这种景象的原因。“看来,这样的沙漠探险活动就快成绝版啦。”我笑着回答她。

在下午的时间冲沙,不容错过的,必定是欣赏沙漠落日。来一罐冰镇的饮料,爬上一片沙丘的顶部,坐在依然滚烫的沙地上静静地等待太阳落下远方的地平线,光线的作用下,黄色的沙丘,面上仿佛隐隐地撒着一层棕色的细沙,煞是好看。

在广袤的大漠里,体验一番骑骆驼的滋味。然后找片平坦的地方,几块地毯随意一铺,沙漠晚宴就此启幕。管它会不会抽烟,一定要试一口阿拉伯水烟的 味道;美味的特色烤羊排就着美酒,接受妖娆的肚皮舞娘的邀约,随性扭上一番;把双手放心地交给阿拉伯老妈妈,让她用汉娜(Henna)指甲花的汁像挤巧克 力一样勾勒上漂亮的花朵和蝴蝶;最后,晚宴的高潮时刻来临,灯火骤灭,对突然来袭的黑暗的惊呼连接着的,是对沙漠星空之美的赞叹声。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 说,塞西格式的探险未免显得有点虚无了,这样的体验,已经足够满足他们对沙漠的所有幻想了。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6

沙漠绿洲度假村规模极大

体验 沙漠里的世外桃源

不满足于前一天的沙漠探险体验,随后的一天,我们又重返迪拜沙漠保护区的中心地带——沙漠绿洲度假村(Al Maha Desert Resort&Spa)。从大门开到驻地就用去十几分钟,足见度假村规模之大,目力所及的范围,是度假村的,目力看不到的更广阔的地区,还是属于 度假村的。Al Maha是阿拉伯语“阿拉伯羚羊”的意思。而这个度假村,也的确可以看成是阿拉伯直角羚羊的天堂。足够大的地域范围和对羚羊的辅助喂养措施,使这里几乎隔 几步就能看到三五只羚羊的身影。

“对迪拜感觉如何?只是现在是夏天,太热了!我敢保证,你应该冬天再来一次,迪拜的冬天非常棒!”在迪拜遇到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会跟我说同样的这 句话。而在这个很不凑巧的夏日时节里,我们选择了更不凑巧的下午时间去看猎鹰。外面的气温已经达到48℃了,风有点大,沙子晒得烫脚,人感觉都要化了。度 假村的向导穆锐(Murray)开车带我们去鹰房看猎鹰。也只能是看看了,猎鹰怕热,在这样的日子里,猎鹰表演通常都在比较凉快的早晨进行。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7

猎鹰一直是沙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许多世纪以来,猎鹰一直是沙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沙漠地广人稀,阿拉伯人的祖先贝都因人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猎鹰是很好的捕猎帮手,一系列 的原因,使得阿拉伯人大多爱鹰,尤其是阿联酋,人们更是“嗜鹰如命”,上至酋长、富商,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对猎鹰怀有特殊感情,连阿联酋的国徽都以鹰为 标志。

说是猎鹰,其实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一种体形相对较小的猎隼。穆锐带我们走进空调伺候的鹰房,每一只猎鹰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间独立的隔断房间,墙 上整齐地挂着每一只猎鹰的飞行档案,记录着它们的表演情况和表现,甚至连掉落的羽毛都收集在内,以便更好地监测它们的健康状况。穆锐戴上专用的皮手套,挑 了一只似乎跟他很熟稔的猎鹰到室外让我们拍照。他给猎鹰戴上它的小行头——鹰帽,原本瞪着一对圆圆的黑眼睛,可爱的像猫一般的猎鹰似乎知道属于它的演出该 开始了,立刻摆出了振翅欲飞的威武姿态,俨然一个勇猛的鹰武士。

在度假村的纪念品商店里,我打算买两个鹰帽做纪念。“是穆斯林吗?我看你戴着头巾。”“不是。我只是想让自己看上去更像本地人。”在迪拜及整个 海湾地区穿着的阿拉伯传统服饰是为了适应当地高温的气候及宗教信仰而制的。很多像我这样前往游玩的旅行者,都会不自觉地舍弃遮阳帽,而选择用一块大围巾把 自己的脑袋包裹起来,一方面是这个方法遮阳的确更舒服透气一些,另一方面应该是不自觉地在被这里独特的风情吸引着吧。

夕阳西下时,一队住客已经在骆驼背上坐定,准备来一趟沙漠骆驼之旅了。迪拜的骆驼以单峰驼为主,走出迪拜市区,可以看到许多骆驼农场,除了用于 旅游和娱乐的作用以外,骆驼奶也是来到沙漠不可不试的一样东西。“它们多么可爱、善良和温柔啊,是不是?你想摸摸它吗?”穆锐情不自禁地说着,显然对骆驼 有着深厚的喜爱之情。准备就绪,这些最和善的“沙漠之舟”们载着它们的乘客,迎着落日向沙漠深处进发了。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又一场沙漠晚宴的画面,星空下, 沙地上铺着艳丽的阿拉伯地毯,美食好酒已经摆定,宾客们恣意地享受着快乐,一队骆驼安静地趴在不远处??

迪拜风情游记 那里一点都不神秘8

迪拜堪称沙漠里的奇迹城市

享受 未来之城

尽管地处沙漠,迪拜却俨然是一个树木繁茂的绿色城市。穿行于迪拜城,路两边遍植椰枣树、凤凰木,还有成片碧绿的草地,就好像穿行在一个热带岛 国,而绝不会联想到沙漠城市。在水比石油金贵的沙漠里,要建立起这样大的一座绿洲城市,需要在每一片绿地,甚至每一棵树下面都密集地埋上喷水软管,组成树 木的生命线,这个城市的绿色却绝对堪称奢侈。而这么奢侈的绿色,在迪拜却能达到人均拥有20平方米的绿地之巨。光从这昂贵的绿色来看,迪拜就已经能堪称沙 漠里的奇迹城市了。

“你说,这里和其他地方的购物中心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呢?”站在迪拜购物中心的某一区域的某个玻璃穹顶下,我问同行的摄影师。“大!这一点还不够吗?你去欧洲或者任何其他地方的购物中心,见过盖得这么大的吗?”摄影师老江给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答案。

我开始搜肠刮肚寻找反驳的例证,结果却以无果告终。的确,“最”字当头,其他的特色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双脚所站立的这个购物中心就是目前世界 最大的购物中心,吃喝玩乐,无所不尽其极。而世界最大的音乐喷泉——迪拜喷泉,就在迪拜购物中心的旁边。夜晚时分,当迪拜喷泉随着莎拉?布莱曼和安德烈? 波切利的《告别时刻》(Time To Say Goodbye),喷射出五光十色的冲天水柱的时候,它是沙漠中最浪漫的清泉,所有人都兴奋地聚拢在喷泉的周围。

与迪拜购物中心成直角位置包围着迪拜喷泉的,是当今世界第一高塔——哈利法塔。坐着像太空舱一般充满未来感的电梯,以每秒10米的速度登上位于 124层的观景平台On The Top,虽然不是顶层,整个迪拜却已经在我脚下了。世界顶级品牌阿玛尼,就选择在哈利法塔开设了它在全球的第一家品牌酒店。在多数人对奢侈品的理解,还是 某个设计师品牌的衣服或者另一个设计师品牌的包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到,这整个酒店小到台灯皂盒,大到桌椅板凳,甚至连为你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制服都是阿玛尼 品牌的吗?至少今天,只能在迪拜享受到这样的酒店。

迪拜购物中心、迪拜喷泉和哈利法塔共同构建了今天迪拜城里的世界之最中心,还有更多诸如世界岛之类的“未来之最”仍在建设之中。要在茫茫沙漠里 建造出这样一座未来之城,金钱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以为是石油一直支撑着迪拜的建设,但其实富有远见的阿拉伯人,在依靠石油发家以后,早就把经 济支柱逐渐转移到旅游和金融贸易这些更可持续的行业上了。沙漠带给迪拜的恩赐,迪拜人用更好的方式回报给了他们的沙漠之城。

在迪拜的最后一天,我们去杰贝阿里(Jebel Ali)自由区搭乘水上飞机,空中鸟瞰迪拜。“Jebel在阿拉伯语里是‘山’的意思,Ali就是‘阿里’,所以,这里就是迪拜的‘阿里山’。”温迪给这个迪拜重要收入来源的自由贸易区起了个幽默的中文名字。

在经历了被通知因为有扬沙而可能取消飞行的失望之后,我们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飞上了迪拜的天空。这条空中线路,从杰贝阿里高尔夫水疗度假村起 飞,贯穿杰布阿里的国际贸易货运区、棕榈岛、世界岛、阿拉伯塔酒店沿线的海湾地区,绕哈利法塔飞行一周,沿迪拜河俯瞰德伊勒老城区,到入海口后再沿海岸线 直线返回,全程140公里。

虽然天空中的扬沙给下面的迪拜城蒙上了一层黄纱的效果,却给这个角度欣赏迪拜营造出了另一番特殊胶片的效果。在历经近40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之 后,迪拜原本只有60公里的海岸线,在开发了一系列如棕榈岛这样的人工海岛后,已经拓展到了1500公里,可利用的国土面积,自然也在不断地增加之中。这 一路飞行,机舱里的相机快门声和人们的啧啧惊叹声一直没有间断,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到像迪拜这样从任何角度看都让人叹为观止的沙漠奇迹了吧。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17003705号-19 5lu.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