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

北洋大学堂旧址

更新时间:2024-04-28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1902年)
所在地/隶属
天津市红桥区

创办过程

盛宣怀,这位鼎力协助李鸿章在天津发展洋务运动的实业派,是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人。

他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感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1892年盛宣怀上任津海关道后,就开始筹备办学。三年后,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他向李鸿章禀请具奏。由于李鸿章调入内阁办事,盛宣怀又于1895年9月19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一日)通过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昭上奏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设立一所新式学堂。1895年10月2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光绪皇帝在奏折上御笔朱批“该衙门知道”钦此。“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正式创建,校址在天津大营门外的梁家园。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1900年,北洋西学堂成为八国联军德意志帝国的兵营,教学因此中断。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将北洋大学堂在天津西沽武库旧址复校。

教学模式

北洋大学堂创建后,由盛宣怀亲自任督办兼名誉校长,他以“科教救国,实业兴邦”为宗旨,聘请美国教育家丁家立出任总教习。生于美国又在柏林大学获神学硕士学位的丁家立,由于对西方大学的熟知,再加上他于1886年在天津英租界创办了一所不带宗教色彩的“中西书院”,在社会上获得一定声誉,盛宣怀对他倍加赏识。

北洋大学堂以近代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教育模式为蓝本,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学制规划,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

创建之初,北洋大学堂设立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头等学堂即大学本科,学制四年,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有20余门课程,专业课分五个专业:工程学、电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共30余门课程。

二等学堂是"中国较早的新式公立中学堂”。该学堂招收13至15岁学生入学,修业年限为四年,主要课程有:英文、数学、朗读、各国史鉴、地舆学、格物书、平面量地法等20余门课程。

教学质量

清政府特别是袁世凯对北洋大学堂十分重视,先后聘请过50多位外国专家和教授。在清末民初,北洋大学堂是直隶的最高学府,名闻中外,培养了许多人才。

生源质量

学生生源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北洋大学堂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等,都是北洋大学的毕业生。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17003705号-19 5lu.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